深秋的陜北天高云淡,風清氣爽;千溝萬壑疊翠流金,瓜果飄香。豐收的美景猶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鋪展在米脂縣的山山峁峁。
金秋十月,米脂縣楊家溝鎮李家寺村的山地蘋果園賓客盈門,來自上海、西安、榆林等地前來采摘蘋果的外地客商絡繹不絕?!八麄兌际悄矫鴣淼?,我的蘋果不打農藥、不上化肥,是正宗的純綠色、有機蘋果?!痹摯迳降靥O果種植大戶雷澤光自豪地說,“預計今年最低可采摘10多萬斤,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收入20萬元沒有問題,再過幾年進入盛果期后,我的果園每年最低可產100萬斤?!崩诐晒馐敲字h建設標準化山地蘋果園較早的果農之一,他的220畝標準園已經全部掛果,豐收的喜悅和可觀的收益令這位地地道道農民高興地合不攏嘴。
近年來,米脂縣緊抓全省蘋果產業北擴戰略機遇,把山地蘋果作為壯大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抓手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謀遠抓實,加快發展,產業規??焖贁U張,果農效益顯著提升,呈現出機遇好、干勁足、推進快、成效大的喜人局面。截至目前,全縣山地蘋果面積達到1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7萬畝,預計今年產量達8.5萬噸,產值1.8億元,果農人均增收4850元?!皟瀯菰谏狡?,致富靠蘋果”已經成為米脂縣農民群眾的共識,全縣正在掀起山地蘋果園建設的熱潮。
優勢在山坡 致富靠蘋果
米脂縣85%的土地為山坡地,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具有蘋果栽植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全縣擁有宜果山地面積達30萬畝。上世紀80年代,米脂蘋果因品質優良,在周邊地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2年,米脂縣被陜西省果業管理局認定為陜西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縣后,石溝鎮柳家洼村、高渠高西溝村的老果園經技術改造,每畝收入達1萬元。通過土地流轉,石溝鎮黨塔村村民李志宏新建標準園200畝,楊家溝鎮李家寺村村民雷澤光新建標準果園220畝,成為全縣發展蘋果產業的標桿。2013年,在總結以往蘋果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米脂縣委、縣政府堅定信心,確立了發展山地蘋果的主導產業地位,按照“一業主導、多業并舉”的發展思路,把發展現代優質果業作為該縣現代農業的支柱產業,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推進措施,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掀起了發展山地蘋果產業高潮。該縣緊盯三年穩定精準脫貧,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優先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山地蘋果。近四年來,全縣新增果園面積7萬畝,改造老果園2萬畝。
印斗鎮常渠村村民小組有貧困戶15戶35人。2015年,該村民小組按照“整村推進、規模經營”的思路,將全組所有山地統一測量、規劃、平整,全部栽上蘋果樹,然后按比例核定各戶應分土地面積,每個貧困戶都參與果園建設。今年,鎮政府又幫助11戶有勞力的貧困戶在果園地里套種農作物,分別種植土豆20畝,栽植紅蔥10畝,種植玉米18畝,計劃養羊60只,有效解決貧困戶的短期脫貧問題。這種長短結合的辦法,既可保證貧困戶短期穩定脫貧,又能為群眾長遠過上小康生活建立穩定產業。目前,全縣31個貧困村和3176戶、8972人貧困人口發展了蘋果產業,分別占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戶、貧困人口的34%、24%、23%。該縣計劃今年秋季和明年,再發展果園3萬畝,使山地蘋果總面積達到18萬畝,實現全縣農民人均1畝的目標,奠定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產業基礎。
加大投入 精準施策
為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發展山地蘋果的積極性,米脂縣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制定了發展山地蘋果扶持計劃,積極推動蘋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建設規模不斷擴大。
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并通過積極爭取中省市項目資金支持,廣泛吸取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初步建立了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果業投入機制。2013年以來,該縣累計爭取上級果業專項資金4170萬元,縣財政配套2000萬元,整合項目部門資金4600萬元,全力支持廣大農民發展山地蘋果。
推行建園直補政策。對流轉整理土地不少于50畝,承包經營年限達到15年,且成活率在85%以上的標準果園,每畝補貼土地整理費1200元,苗木栽植費500元,僅此一項,就占到果農建園投資的75%左右。
建立鼓勵激勵機制。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加大對栽植大戶的表彰獎勵力度,對建園面積50—100畝的,當年一次性獎勵5000元;百畝以上的,每100畝獎勵1萬元;對整村推進,規模達到1000畝的專業村,再獎勵村集體10萬元。
配套完善基礎設施。該縣按照規劃先行、整合資源、部門共建的思路,有效整合農田水利、國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等項目資金,著力解決百畝以上果園用水、用電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實現灌溉用水、動力電源、道路硬化、農機具配套“四到園”。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為最大程度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該縣引導果農積極參加農業保險,在果園集中區設立災害預警監測點,增加防蟲防凍防雹設施,對進入盛果期新建防雹網的果園,縣財政再給每畝補貼2000元。
加大產業扶貧力度。該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脫貧的首要“抓手”,決定對按標準發展山地蘋果的貧困戶,除享受以上獎補政策外,每畝再給予500元的扶貧項目補助,使貧困戶建園當年基本實現“零投入”。
同時,縣財政安排1000萬元風險保證金,撬動農商銀行無抵押、無擔保產業扶持貸款1億元,該縣貧困戶發展山地蘋果,可獲得最高5萬元的三年期全貼息貸款。政府的巨大投入,使廣大農民發展蘋果產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流轉土地 規模經營
發展蘋果產業,規模經營是基礎,土地流轉是前提。為了全面推進蘋果產業的規模發展,2013年,米脂縣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有關規定,制定出臺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按照“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土地流轉、大戶承包、集中治理”的思路,因地制宜,創新模式,鼓勵引導群眾按照自愿、公平、依法、有償的原則,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托管、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通過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將每戶農民分散的土地集中整合到一起,規模發展山地蘋果園,促進了山地蘋果規?;洜I、標準化管理,呈現出切實可行的多種經營模式。四年間,全縣累計流轉土地4.7萬畝,建成千畝果園9個,500畝以上果園20個,100畝以上果園116個。
“支部引領”模式。該縣把山地蘋果、精準脫貧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推動產業發展。印斗鎮常渠村、石溝鎮盤草溝村等由支部引領,干部帶頭,全村統一規劃,統一平整土地,集中建園,整村推進,然后按比例重新調整分配到戶。截至目前,全縣建成蘋果專業村29個,面積達到1.22萬畝。
“大戶創業”模式。在扶持政策鼓勵下,吸引了大批返鄉創業的“能人”發展果園。鮑莊村村民劉成在外做生意賺錢后,返鄉建設300畝山地果園。艾家峁村村民郭志瑜在外做煤炭生意賺錢后,返鄉建設550畝山地果園。據了解,全縣有126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二次創業”規模發展山地蘋果園,成為一支發展農村經濟的生力軍。通過大戶和村干部的典型示范引領,推動全縣山地果園迅速標準化、規?;l展。目前,全縣大戶流轉土地建果園的有近百個。印斗鎮常渠村、龍鎮的陳家焉村等,每戶農民栽植果園都在10畝以上。石溝鎮高家洼村因地制宜發展果園,全村栽植果園960畝,部分果樹已經掛果,今年蘋果產量20多萬斤,經濟收入四五十萬元。能人返鄉,大戶創業,讓想干的大戶有土地,讓不能干的農民有錢賺,促進了社會分工,增加了農民收入,助推了產業發展。2015年,全縣果業大戶吸納當地農民務工1.2萬人,實現工資性收入6600多萬元。
“合作社帶動”模式。石溝鎮官道山榮泰專業合作社充分整合資金、技術、勞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帶動全村發展山地蘋果1700畝,實行統一整地、統一建園、統一管理,讓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力的農戶進得來、穩得住、能致富。2015年,該村果園被認定為國家級“菜籃子”項目水果標準園。目前,全縣共有蘋果專業合作社68個,帶動果農2040戶。
科技引領 政府推動
為了提高果樹栽培技術和果園管理水平,米脂縣堅持科技興果的指導思想,出臺了《米脂縣果業管理技術培訓計劃》和《米脂縣山地蘋果園建設技術規程》,不斷提升建園質量。
加強服務體系建設。該縣通過積極開展科技合作交流,不斷優化專業人才結構,初步形成了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米脂試驗站和延安寶塔區聘請專家為引領,以縣果業中心、農技站、園藝站為支撐,沙店、龍鎮、石溝、印斗、楊家溝五大蘋果片區農技推廣區域站為依托,村級專業技術人員為基礎的技術服務體系。每個果園都確定專人負責,技術人員對果園建設實行“一條龍”服務,從規劃、栽植、修剪、打藥、施肥,到年底的驗收,全程跟蹤服務,一包到底。
強化專業技術培訓。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該縣從延安市寶塔區聘請8名果樹專家,為全縣蘋果產業發展“號脈把關”,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巡回指導關鍵技術環節;米脂縣主要領導帶隊每年組織農業部門和各鄉鎮技術骨干、基層干部以及果農代表赴延安蘋果主產區考察不少于2次,幫助大家開闊眼界,學習蘋果管理經驗和新技術。按照“縣抓示范、鎮抓普及”的辦法,縣鄉技術服務機構適時開展技術培訓,以通俗易懂的資料和“手把手”方式普及推廣實用技術。
規范建園技術標準。該縣制定了全縣統一的建園技術標準,對規劃選址、土地平整、選苗栽植、建后管護提出明確要求,確保果園提質增效、增產增收。該縣果業管理中心主任李生光被譽為果業戰線的“老黃?!?,他和他的團隊常年扎根基層,跟蹤服務果農,提供技術指導,研究推廣了山地蘋果“七個一”栽植技術,即挖一個大坑、上一筐有機肥、施一碗磷肥、選一株壯苗、坐一桶水、覆一塊地膜、綁一根竹竿。同時,大力推廣以“大改形、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為重點的四項關鍵技術,積極引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誘蟲帶等新技術。
科學技術的有力支撐和精心的管護,使該縣新建果園成活率均達到90%以上。2014年6月23日,全省山地蘋果管理現場會在米脂縣召開;2016年9月1日,全省山地蘋果管理現場會參會人員到米脂觀摩山地蘋果標準化果園建設情況。經過實地考察,省市縣(區)領導和專家對米脂縣山地蘋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建設給予高度評價。
為了加快推進全縣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米脂縣成立了山地蘋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建設領導小組,實行黨政領導“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牽頭抓總,分管領導靠前指揮,鎮村兩級狠抓落實,業務部門跟進服務,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縣鄉領導包抓示范園工作機制,確定每名縣級領導、鄉鎮主要領導各包抓新建一個300畝以上山地蘋果標準化示范園,并將山地蘋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建設納入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在年底考核時,對完不成任務的進行問責。各級包村領導和相關責任人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群眾理思路、講政策,鼓干勁,千方百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蘋果產業的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米脂縣十八屆一次黨代會上,該縣繼續把發展山地蘋果產業確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主導產業,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進發展山地蘋果產業的信心和決心。榆林市副市長、米脂縣委書記王國忠和米脂縣縣長高寒表示,全縣黨政干部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推進山地蘋果產業規?;?、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全力做好山地蘋果的宣傳、推廣、銷售工作,讓米脂山地蘋果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力爭到2018年全縣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使山地蘋果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增收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支柱產業。
上一篇:聯系我們